Search

【恒指緣何吸引不到國際投資者】過去兩年多,中美角力,內地企業為了逃避打壓,大量中概股和科技股來港上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恒指緣何吸引不到國際投資者】過去兩年多,中美角力,內地企業為了逃避打壓,大量中概股和科技股來港上市,個別沒有盈利的公司,或者市盈率高達數百倍的內地企業被有心人不斷唱好,吸引散戶追貨,過去一年股價升幅高達一倍,甚至數倍,之後大股東便沽貨套現,公司在市場配股集資。恒指公司為了順應潮流,在今年7月推出科技指數,又在9月把多隻「同股不同權」的科技股納入恒指和國企指數,令股價進一步攀升。近月更把恒指成份股數目由50隻增加至52隻。不知今次恒指成份股的變動,會否像1993年納入紅籌股,2006年納入國企股和增加成份股,只能夠短暫推升恒指,之後不久便令恒指重挫!

事實上,即使納入了多隻科技股,恒指的歷史市盈率大約由原先的11倍多,上升至現時的13倍多,當中不少地產股和內銀股市盈率更不足10倍,遠遠低於歐美和日本股市超過30倍的市盈率。過去十多年,恒指有波幅,無升幅,平均每年回報只得大約4%,至今仍距離2007年的31,958點和2018年的歷史高位33,484點甚遠。恒指公司與其透過將恒指染紅去推升恒指,倒不如深入研究為何恒指市盈率如此低,仍然不能吸引國際投資者進場持有?

#恒指51年 #恒指成份股增至52隻 #有波幅無升幅 #每年得4%回報 #imoney #利財筆記 #經濟日報 #專欄 #林本利 #投資理財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前理大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,2011年提早退休,創辦活道教育中心,教授理
View all posts